“攢人頭”人員負責招攬客人,“發(fā)車的”人員要把游客帶到宰人的“老鄉(xiāng)店”去,然后就任由店內所謂講師忽悠,價值百元的手鐲敢標價近七萬。昨天,北京警方透露,北京便衣警方會同昌平分局,成功打掉隱藏在本市昌平區(qū)的兩個非法“一日游”團伙,共抓獲涉案人員80余名,起獲贓款3萬余元。
導游強行要求游客下車
據(jù)報案人唐女士介紹,7月15日,她參加“一日游”到長城玩被狠狠宰了一刀。“先是交了每人90元的報名費后,導游還要求車上的游客每人交150元的門票和餐飲費,如若不給就趕下車并索要80元的‘出車補助’。”看著周圍的人紛紛掏錢,唐女士雖有不快,但想著一會兒的長城之旅也就沒有在意,將錢支付給了導游。
“在爬完長城后,導游將我們拉到了十三陵,可是到了景點連車都沒停就把我們帶到了類似于‘博物館’的地方!敝肋@里是個購物點兒的唐女士本來不想下車,但卻被導游以“清點人數(shù)”為由強行趕下了車。
“下車后導游就帶我們進店,在這里我看到了玉器,有個男的開始給我們講解怎么辨別玉器好壞,還說這里的玉全部一折,反正他說了好多,最后把我都聽懵了,感覺真是撿了大便宜。”在“講師”的忽悠下,看到別人花錢買玉的唐女士最終以7360元的價格買了4塊玉器,后經(jīng)鑒定唐女士買的都是劣質玉器,遠不值7360元。
“老鄉(xiāng)店”將按比例分成
一個旅游團騙完后,“老鄉(xiāng)店”會將該旅游團的消費總額,按照“發(fā)車的”、導游、“講師”各20%的比例分成,使得“非法一日游”利益鏈條各環(huán)節(jié)都得到利益分配。經(jīng)了解,“老鄉(xiāng)店”哄騙游客購買低劣玉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非法“一日游”牟取不法利益的關鍵,專案組民警經(jīng)大量工作,發(fā)現(xiàn)位于本市昌平區(qū)沙河鎮(zhèn)的北京御品佳園絲綢城以及昌平區(qū)西關環(huán)島附近的博覽城玉器店均存在雇傭“講師”,編造故事,夸大事實,哄騙游客購買高價偽劣低廉玉器的行為。
警方查明,兩個犯罪團伙均通過大量購進劣質低價玉器,以次充好,標上合格產品標簽和批量購買的所謂鑒定證書,冠以極高的標價,雇傭“講師”,編造各種身份,使用各種推銷術語,以誘人的“折扣”,哄騙、引誘、刺激被導游拉來的游客購買劣質玉器,從中牟取不法利益。兩家店面的資金往來頻繁,交易金額巨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5年1月至今,博覽城玉器店的交易金額就達140余萬元,而北京御品佳園絲綢城自今年3月以來的交易金額更是高達800余萬元。
百元玉石標七萬
周某某是博覽城玉器店的“講師”。據(jù)他自己交代,其本人并沒有參加過任何玉石鑒定培訓。那玉器店的玉器真的就像周某某所說的那樣是貨真價實的高檔玉石么?辦案民警在調查中,將一塊從老鄉(xiāng)店內以2000元(原價為69800元)價格購買的玉石手鐲送至北京某鑒定研究所進行鑒定,結果叫人大跌眼鏡,該手鐲市場估價僅為120元左右,可見這些玉器絕非“講師”鼓吹的那般價值高昂。
“以前老鄉(xiāng)店里的玉多是用玉石粉壓的,現(xiàn)在他們手法更隱蔽了,用劣質玉石,目的就是為了逃避打擊。即使打一折也有高額的利潤。每塊玉石都有鑒定書,許多游客就相信了,一張證書幾塊錢,從批發(fā)市場進的。”辦案民警介紹。(記者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