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張子乾 記者葉娟娟)5月20日,繼上周去河南省武陟縣大封鎮(zhèn)大封村慈善幸福院做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義工后,邢臺市民張雪紅又來到了該幸福院,和其他邢臺啟民義工團隊的成員一起,給老人們做飯、洗腳、理發(fā),陪老人們聊天,一起開聯(lián)歡會……
今年38歲的張雪紅是一家企業(yè)的邢臺總代理。兩年前,因為公司舉辦公益活動,她與啟民義工這個公益組織結緣。隨后,她成為啟民義工的一員。在她的帶動、影響下,她一家三代先后有5人也成為義工。
張雪紅告訴筆者,她第一次參加啟民義工活動,是去一個貧困山村慰問3位七十多歲的孤寡老人。當她把過冬的棉被和米、面、油等物品送到老人們手上,老人們緊緊握著她的手不松開,“這讓我深切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價值,這是賺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此后,張雪紅經常參與啟民義工的公益活動。受她的感染,她的愛人王濤、13歲的女兒王佳熠、婆婆王桂芳、小姑子王燕及其丈夫,也陸續(xù)加入義工行列。
張雪紅坦言,剛開始,當建筑商的愛人王濤對她當義工并不理解,嫌她“不務正業(yè)”、不顧家?捎幸淮,張雪紅帶著孩子和婆婆去慈善幸福院做義工時,王濤前往河南接他們回家,慈善幸福院受資助的老人緊拉著他的手,稱贊他們一家是好人。自此以后,王濤也開始參與到義工活動中。
讓張雪紅更欣慰的是,目前正在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王佳熠,受他們影響,只要有時間就會跟他們一起參加義工活動。自從女兒跟她一起當義工后,不僅更孝順懂事了,還更樂于助人了!靶鹤硬乓粴q多,我每次出門去慈善幸福院當義工,都不得不帶著他一起去。幸福院的老人見到他,心情更好,都笑稱他是‘最小義工’!
張雪紅告訴筆者,如今,對于一家人來說,一起參加義工活動,已成了他們最浪漫、最有意義的聚會方式。
每次張雪紅去慈善幸福院做義工,婆婆都會跟著她一起去,不僅幫她照看孩子,還在廚房里幫忙做飯,陪幸福院的老人們聊天。武安的一戶困難家庭,是王燕最先捐助的,張雪紅得知后,和她相約一起去看望了這家人,還為他們募捐。張雪紅所在的公司在邢臺有二十多個專賣店,每個門店都設置了愛心衣物回收點,方便市民就近獻愛心。他們一家人經常相約一起清洗、整理、發(fā)放這些愛心衣物。
“說實話,做義工很累,也占用了我們很多時間,但是大家很開心。一家人的感情也因此更加親密了!睆堁┘t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