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貴,男,漢族,中共黨員,現(xiàn)任張家口學院黨委書記,河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擔任省人大代表以來,張俊貴將履行代表職責與自己的工作緊密結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鎖定重點問題,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政策,積極反映基層人民群眾的呼聲。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宣講能力
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張俊貴始終把學習當作一種覺悟,一種境界,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三年來,他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地方組織法、代表法、監(jiān)督法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等履職須掌握的相關知識。學習這些知識為他更好地履行代表職務、提高宣講能力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了吃透精髓,把握要義,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原著反復研讀,始終關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更是精讀深研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市委宣講團成員,他認真?zhèn)湔n,積極準備,僅關于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的內容就制作了十幾個課件。在出席有關會議、參加視察調研前,他都要查找與會議、活動內容相關的資料,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業(yè)務知識,以便使自己發(fā)表的意見、建議更加具有針對性、可行性。
立足調研,不斷提高宣講水平
一是在基層調研中,張俊貴始終把黨的理論政策和國家、省市的發(fā)展形勢向人民群眾、特別是高校師生講透徹、說明白。在宣講中,他從北京的APEC藍談到如何依法治理大氣污染,從京張申奧工作談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治理,他將依法治國的種子悄然播到了群眾心里。在市屬高校調研期間,他結合實際,將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與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宣講,對提高高校領導班子領導水平和決策能力,加快高校各項事業(yè)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針對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奧運經濟、園區(qū)經濟、生態(tài)經濟、縣域經濟的四型經濟發(fā)展模式,他結合張家口學院師范類、經管類、醫(yī)護類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特點,和運動訓練(冰雪方向)專業(yè)的申報,將政策的宣講與高校的發(fā)展緊密結合,不斷增強宣講的實效性。在縣區(qū)調研依法治國工作中,他結合身邊的實例開展宣講,先后深入到6個縣區(qū)十幾個單位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經常被邀請到不同單位講課。近幾年來,累計約5000人接受過他的宣講。二是充分利用參加座談會、研討會、調研會等時機,把了解到的公眾在社會變革中的利益訴求向人大和各級組織反映,將人大代表的履職打造成政府與群眾交流的平臺。三是積極在各類人大代表的活動中宣講的黨的政策。如在人大代表分組審議中,就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將我國的發(fā)展階段和其他國家的發(fā)展經驗進行對比總結,從理論方面進行講解,使其他人大代表對熱點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創(chuàng)新方法,不斷提高宣講效果
在理論宣講中,張俊貴把提高代表履職能力、發(fā)揮代表作用作為出發(fā)點,不斷創(chuàng)新方法,提高宣講的效果。一是變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把“以我為主導”變?yōu)椤耙月牨姙橹鲗А保瑘猿忠月牨姙橹行,與聽眾開展交流和對話。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他赴基層院系調研二十余次,對師生現(xiàn)場提出的廉政建設、黨風建設等一些敏感問題,不遮掩、不回避,從容如實地予以回答;在憲法宣傳日活動中,他利用黨校課堂進行宣講,幫助學生學習憲法,增強法律意識。二是采取“面對面”和“零距離”的方法,對群眾進行心貼心地解疑釋惑、實打實地說理點撥。北京召開APEC會議期間,張家口市機動車實行了單雙號限行,有些同志對此做法表示不理解,有牢騷,他用群眾熟悉的方式講解,深入淺出地闡述道理,消除了大家對限行的誤解和不滿。
人大代表是政府的“金話筒”,幫助政府向群眾更好地傳播方針政策;人大代表也是群眾的“金話筒”,代表廣大的群眾發(fā)聲。張俊貴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代表作為“金話筒”的職責,用心,更用行動當好了國家與群眾的雙向“金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