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山東臨沂市女大學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被騙9900元郁結離世的消息引發(fā)關注,網友們在痛罵騙子的同時,紛紛對誰還該為此事負責發(fā)表意見。針對此案,石家莊市公安局民警提醒,開學季是學生被騙被盜案的高發(fā)期,尤其是大學新生要特別注意,陌生電話要求轉賬多是騙局,要記住五個“一律”防詐騙。
陌生電話要求轉賬多是騙局
據悉,8月19日,山東臨沂大學新生徐玉玉的母親接到“171”開頭的陌生來電,稱有一筆助學金要發(fā)給徐玉玉,當天是最后一天。因為此前曾接到過教育部門發(fā)放助學金的通知,徐玉玉信以為真,就按對方的要求趕到附近一家銀行通過自助取款機領款,操作未成功。對方得知她帶著交學費的銀行卡后,要她取出卡上的錢,把錢匯入指定賬號,對方再把錢連同助學金2600元一起打過來。毫無戒備的徐玉玉按照對方的說法匯款后,再與對方聯(lián)系,對方手機已經關機。
這是非常典型的電信詐騙,對方要求將錢匯入指定賬戶,就可斷定這是騙局。今年河北警方曾發(fā)布過騙子常用的40種電信詐騙方式,其中一種以補助、救助、助學金名義進行的詐騙,與徐玉玉被騙的過程完全一樣。不論以何種理由要求轉賬或涉及金錢往來的陌生電話,均可斷定為騙局。
據介紹,目前在河北高發(fā)的電信詐騙犯罪類型主要有: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詐騙;冒充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公司領導、老總詐騙單位財會人員;利用短信、微信、QQ等發(fā)送帶有“木馬病毒鏈接”的信息詐騙;利用網絡QQ聊天進行詐騙;網絡購物詐騙。
在接到疑似詐騙的電話、短信、網址鏈接等信息時,要做好五個“一律”、一個“及時”:陌生人的電話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電話中只要一談到“你中獎了”一律掛掉;電話中只要一談到“電話轉接XX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一律掛掉;電話中只要一提到“安全賬戶”一律掛掉;所有短信、微信、QQ發(fā)來的信息,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如果是熟人、朋友發(fā)來的,務必要先電話核實。若不小心上當受騙,及時向公安機關(可撥打110)咨詢或報案。
今年3月,公安部建立“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加入了“涉案銀行賬號接警緊急止付”功能。截至7月6日,河北共成功緊急止付涉案銀行賬號3037個,為受害者避免經濟損失數千萬元。劉希昌提醒,一旦發(fā)現自己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可由公安機關將涉案嫌疑賬號錄入“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進行接警緊急止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