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以來,我省多地遭遇強降雨,石家莊、邢臺、邯鄲三市受災尤其嚴重。河北省文物局迅速下發(fā)了《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文物部門加強對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管理,落實安全措施,全面開展險情災情排查工作,建立周報告制度,匯總統(tǒng)計文物、博物館受災和搶救情況。
幾天來,省文物局陸續(xù)接到各地文物部門報送的汛期文物建筑本體及安全防范設施受損情況報告,并已經對部分受損嚴重的文物遺存進行了現場核查。截至8月1日中午12時,文物本體及相關三防設施受損主要涉及石家莊、張家口、承德、邯鄲、邢臺、秦皇島、保定、滄州、衡水、定州等地,共計90項,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6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未公布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受損情況正在統(tǒng)計中。其中,受災嚴重的石家莊、邢臺、邯鄲三市,文物本體及相關三防設施受損共計53項,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9處。
文物建筑本體受損主要表現為因洪水導致坍塌、屋面漏雨、木構件浸水變形、建筑附近自然物倒塌和泥石流滑坡影響文物本體等。文物安全防護設施(安防、消防、防雷)表現為部分設施、線路、機房等損壞失效。
省文物局根據文物受損情況,按照文物不同的保護級別和類型,區(qū)分輕重緩急,采取如下工作措施:一是要求全省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各文博單位有針對性的強化各項安全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安全。二是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對排查中發(fā)現險情的,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盡早啟動相應的維修保護、安全防護和基礎設施改造工作,排除文物安全隱患。三是要求強化文物庫房、野外文物、古建筑維修工地、考古發(fā)掘現場等重點區(qū)域的安全防范,加強正在實施的文物保護工程、考古發(fā)掘工地的管理,及時做好臨時性防護措施,啟動應急預案,做好實時監(jiān)控,防止次生災害發(fā)生,保證人員及文物安全。四是要求文物受災地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業(yè)力量,編制省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關搶險維修方案,盡快履行報批程序;受災的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當地文物管理機構盡快進行搶險加固,并做好相關工程方案的編制和工程資料的匯總。
汛期尚未結束,省文物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的工作部署,認真做好汛期全省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及時統(tǒng)計和上報各地文物保護單位受災受損情況,指導相關地方做好搶險加固與防護,同時,將文物受損情況上報國家文物局,積極爭取支持,推進修繕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