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通訊員 張連升 張怡)2018年1月8日上午,家住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溝渠寨村的劉先生高興地走進山海關公安分局戶政大廳,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戶政科教導員姚志潔的手上,并激動地說:“多虧了您和其他民警同志給我兒子解決了戶口問題,壓在我們心里多年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原來,劉先生在很多年前,在村口收養(yǎng)了一名看上去年齡四、五歲左右的流浪乞討男孩,并取名劉緣。由于當時男孩太小說不清自己的出生地,也不知道自己多大,再加上劉先生當時不懂戶籍政策,所以就遲遲沒給孩子上戶口。轉(zhuǎn)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年輕時的劉先生靠外出打工來供養(yǎng)家庭,現(xiàn)如今,劉先生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于是,他去民政部門咨詢是否可以享受低保待遇來緩解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當他咨詢清楚政策后才知道兒子沒有戶口是不能辦理的,這時劉先生才意識到戶口的重要性。“都過去這么多年了,公安機關還能給辦理嗎?”劉先生遲疑著來到山海關公安分局戶政大廳,尋求解決的辦法……
得知此事后,山海關分局戶政科教導員姚志潔帶領戶政大廳有關工作人員,先后幾次找到劉先生家人及周邊村民了解情況,同時通過戶口查詢系統(tǒng),聯(lián)系到劉緣當時出生時的公安機關戶籍所在地的準確信息,最終為劉先生的養(yǎng)子劉緣解決了戶口問題,這才出現(xiàn)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
“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份內(nèi)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姚志潔教導員謙虛地說道。劉先生養(yǎng)子的戶口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解決,劉先生一家應該享受到的優(yōu)惠政策也得到了落實。寫有“熱心為民做好事,情系百姓暖民心”字樣的錦旗在山海關公安分局戶政大廳里閃耀著溫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