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但人們終會發(fā)現(xiàn),所有走過的路都是人生風(fēng)景,回憶起來都會感覺彌足珍貴。通過回味,可從中找出激情、幸;蛘邆小o論找到什么,都是人生的財富,都值得回味。
當(dāng)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北宋俘虜后,押到開封囚禁了起來。身為一國之君,李煜雖然在治國理政上才能平庸,卻有著非凡的藝術(shù)才華,尤以詩詞見長,在痛失江山的日子里,創(chuàng)作出許多為后世稱道的精彩篇章。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dú)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蔽羧盏木踉谒瘔糁兄鼗厝A麗的宮廷,但夢醒時分卻想到故國江山物是人非,倍覺夜雨輕寒。字詞間充滿低沉悵惘的基調(diào),對往事的無限留戀、對故土的綿綿思念以及強(qiáng)烈的失落感躍然紙上。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睔q月更替,觸景生情,亡國之君的滿腹愁恨,感懷故國的深切情感奔涌而出。昔日威赫的君主成為階下囚,心中的悲苦自不言說,更多的,可能還有對當(dāng)年不理朝政、縱情聲色、枉殺忠臣的悔恨。這首哀怨優(yōu)美又不失宏大意境的詞流傳下來,成為傳頌至今的經(jīng)典,而李煜卻因詞中所表達(dá)的故國情懷激怒了宋太祖而被毒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成為李煜生命的哀歌。
也許遭遇人生重大變故,人的純真情感才會從壓抑中迸發(fā),從而打動人心,達(dá)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在君王之位時,李煜的詞以宮廷生活和情愛為主,風(fēng)格綺麗柔靡;在降宋的日子里,亡國之痛使他的詞作情感深沉、氣度遼闊,成就遠(yuǎn)超出前期作品,從而贏得詩詞大家的美名。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這樣評價李煜的詞:“溫飛卿(溫庭筠)之詞,句秀也;韋端已(韋莊)之詞,骨秀也;李重光(李煜)之詞,神秀也!庇终f:“詞至李后主而眼界拓大,感悟之遂深!
前清詞人納蘭性德,天資聰慧,18歲參加順天府考試,即考中舉人。22歲參加殿試,又金榜題名,考中進(jìn)士。他寫的詞清麗婉約,極富韻味,與南唐后主李煜頗為相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就是他的名句。
但納蘭性德的婚姻是不幸的,妻子盧氏,大家閨秀,知書達(dá)禮,二人婚后感情至篤。然而,妻子只給了納蘭性德三年的詩意生活,便因病早逝。納蘭性德每每回憶起盧氏,都痛苦萬分。但這種不幸的婚姻也給了他哀婉凄楚的詩情。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贝嗽~句與唐代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有異曲同工之妙。酒醉而春睡不醒,賭書笑對噴茶,這在當(dāng)時看來是極為平凡的小事,現(xiàn)在回味起來,思念卻讓人痛徹心扉。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這是《浣溪沙》中的句子。詞人飽嘗人間的離愁別苦,潸然淚下,痛楚之情縈繞心間。
“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dú)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边@是他在《青衫濕遍·悼亡》中的句子。對亡妻的摯愛、陰陽兩隔的絕望、深切的懷念撲面而來。
后人對納蘭性德的詞評價道“其有李后主(李煜)之風(fēng)”。王國維對他評價更高,說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人這一生,歲月靜好固然是幸運(yùn)的,但坎坷羈絆也會激發(fā)不凡的生命感悟。當(dāng)年,李煜當(dāng)了北宋的俘虜,境遇的巨大反差成就了他的詩詞人生;同樣,納蘭性德婚姻上遭遇了不幸,但這種不幸也給了他中國詩詞史上的一席之地。所以說,順?biāo)鞖g喜是一種財富,寂寞傷懷同樣也是一種財富,順境、逆境都是人生的獨(dú)特風(fēng)景。
回味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有時是一種精神補(bǔ)養(yǎng)。在回味中品讀思量,可以獲得前行的動力,也可從中體會出人生的哲理和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