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民李女士向本報熱線反映,幾天前她通過外賣平臺訂了幾個面包,后來因故選擇了退單。退款全部到賬后,李女士發(fā)現(xiàn)少了2角9分。商家稱這是系統(tǒng)自動結算的結果,及時給她補齊了退款。“倒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如果真的是外賣平臺系統(tǒng)有問題,其他消費者可要當心點兒!崩钆空f。
外賣訂單部分取消
幾天前,李女士通過美團外賣訂購了東勝廣場一家面包店的幾款面包。面包店當時正在進行“滿58減9”的促銷活動,李女士訂購了4種面包,原價分別為14元、13元、13元、26元,加上包裝費1元,配送費12元,進行滿減后,最終需支付70元。
下單后沒過一分鐘,商家就打來電話說,其中一款價格為14元面包沒有了,問她能不能更換。李女士決定退單。“因為這個面包退了之后,整單價格不夠58元,按理說就不能參加‘滿減’活動了。”李女士說,當時商家表示可以選擇部分退款,其他訂購商品可以繼續(xù)派送。
李女士將那一款14元的面包退了之后,沒過兩分鐘就收到了一條退款短信:“您的閃付訂單退款已受理,退款金額為11.83元。預計在1~7個工作日退回至您的付款銀行卡。”
14元的面包為什么最后只退了11.83元?李女士致電商家詢問。商家解釋退款金額是由外賣平臺系統(tǒng)自動核算出來的,并非人為操作。李女士參與了“滿減”活動,她為這一訂單支付的70元錢也是優(yōu)惠后的金額,因此在選擇部分退款時,應當按優(yōu)惠之后的實付金額退款,而不是按商品原價來退。李女士接受了這一說法。
退款金額被“打折”?
那天正好下大雨,李女士等了一個小時,發(fā)現(xiàn)騎手一直沒接單,實在等不急了,又在外賣平臺選擇了全部退單。
不久,李女士又收到一條短信提示,發(fā)現(xiàn)這次的退款金額為57.88元,加上上一筆退的11.83元,自己前后一共收到了69.71元,比自己支付的70元少了2角9分。
李女士再次撥打了商家的電話,說清楚來龍去脈之后,商家稱退款金額的確是平臺系統(tǒng)自動核算的結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自己也不清楚,并表示會如數(shù)補足退款。
最后,商家通過微信將剩余金額退還給了李女士。
2角9分退款哪去了?
“這事兒太蹊蹺了。我什么也沒買,錢卻少了!”李女士說,自己經(jīng)常訂外賣,退單的事也常有,但一直沒怎么注意過,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她將訂單信息、短信等截圖發(fā)給了美團外賣在線客服,希望平臺能得到一個解釋,但等了幾天一直沒有任何消息。
記者隨后聯(lián)系了美團外賣客服?头藛T稱自己也是第一次接到這樣的投訴,暫時也無法解釋是什么情況,“如果真的是系統(tǒng)問題,平臺將會進行修復和優(yōu)化,避免讓消費者受到損失”。
幫李女士算算 錢去哪兒了?
李女士共訂購了4種面包,原價分別為14元、13元、13元、26元,加上包裝費1元,配送費12元,進行滿減后優(yōu)惠9元,最終支付70元:
14+13+13+26+1+12-9=70
李女士分兩次退單時,系統(tǒng)需要在原價基礎上分別按比例扣除相應優(yōu)惠金額,才能計算出實付價格。
李女士第一次的退款金額11.83元,也就是說,9元的優(yōu)惠價格有2.17元算在了這一款商品上。
那么第二次的退款金額57.88元究竟是怎么算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