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好兒媳辭掉工作照顧患病公婆
老兩口都癱床上了 愣是讓兒媳婦給伺候好了

■梁寶芳攙扶公公散步。通訊員 朱大勇 攝

■梁寶芳在給婆婆擦臉。
“老兩口都癱床上了,愣是讓兒媳婦給伺候好了!”在唐山市豐潤區(qū)豐登塢鎮(zhèn)張莊村,提起好兒媳梁寶芳,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今年34歲的梁寶芳,2004年嫁給張莊村小伙子張玉建。雖然生活不寬裕,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為了生計,小兩口遠(yuǎn)赴張家口搞建筑器材租賃,年收入可達(dá)20多萬元。
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15年5月底,夫妻倆突然接到電話,連夜趕回了家。婆婆因腦血栓復(fù)發(fā)住院,一直昏睡不醒,身體不能動彈,經(jīng)過半月治療,仍不見好轉(zhuǎn)!拔覀儽M力了,回家準(zhǔn)備后事吧!痹卺t(yī)生的勸說下,夫妻倆含淚把昏睡的婆婆拉回了家。
回家后,梁寶芳并沒有放棄對婆婆的悉心照料,喂水送藥、端屎端尿、擦洗身體,從未有過任何嫌棄和埋怨。婆婆每天需要吸氧氣,一日三餐靠打流食;降壓藥、腦血管藥都要碾碎用溫水融化,通過胃管送服;還要定時給她翻身、按摩、擦洗。每晚睡覺,梁寶芳從不脫衣服,以便時常起身看看婆婆,如有意外能及時處理。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一個月后,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轉(zhuǎn),頭可以轉(zhuǎn)動,醒的時間也漸長。2016年正月,婆婆撤掉了胃管,可以喂食。2017年,婆婆可以坐上輪椅,并能拿勺子自己吃飯了。老太太不能說話,卻用筆和紙寫下:“兒媳婦真好!”
為了照顧婆婆,梁寶芳放棄了外地生意,把兒子從張家口轉(zhuǎn)學(xué)回來,讓丈夫在本地做生意,從頭打拼、跑門路,自己則在家門口找了份超市工作。然而剛工作不久,公公又突然病倒落得半身不遂。梁寶芳只好放棄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顧老兩口。
每天從早到晚,梁寶芳一刻不停,精心照料著兩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早上,伺候公婆起床穿衣、洗漱、上廁所,然后做早餐、喂飯、洗碗。收拾停當(dāng)馬上就得洗洗涮涮,賣菜準(zhǔn)備午飯。午休過后,還要伺候老兩口吃水果,攙扶公公下樓散步。
幾年來,梁寶芳如陀螺一樣圍著家轉(zhuǎn),很少回自己娘家,都是父母上門來看她。但梁寶芳從無怨言:“伺候老人,是我們小輩兒該干的!
說起兒媳婦,梁寶芳的公公總是眼含熱淚:“要是沒有寶芳的照料,我們老兩口興許早就沒了,這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婦啊!”(記者 紅珊 通訊員 朱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