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不還,還謊話連篇,但不管如何耍花招,到最后還是乖乖敗下陣來。10月23日,孟村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執(zhí)行法官張笑歡明察秋毫,用證據(jù)戳穿了被執(zhí)行人張某的謊言,使一起積案最終得以執(zhí)結。
時間回到2017年12月。當時,被執(zhí)行人張某因生意上的需要向申請執(zhí)行人李某借款16萬元,張某承諾在6個月內還清。但6個月后,張某卻爽約。后經多次催要不成,李某于今年3月將張某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依法判令張某償還李某16萬元。隨后,李某又于今年6月申請強制執(zhí)行。
這起看似簡單的借款執(zhí)行案件,執(zhí)行起來卻十分棘手,一是法院對張某進行財產查詢時,未能發(fā)現(xiàn)有可供執(zhí)行的線索;二是張某的身份問題。張某在村里和朋友交往時通常用“小名”,身份證上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這就為在村里找到張某增加了難度。之前在法院審理階段,法警為給張某送達法律文書,在村中查訪就費了很大周折。對此,執(zhí)行法官張笑歡決定到張某原戶籍所在地村委會及當?shù)嘏沙鏊咴L調查。
10月23日,執(zhí)行干警經多方努力,終于將張某堵在了家中,并將其拘傳到法院。在法院,張某一直強調他早已還清了欠款,他還掏出李某給他書寫的還款證明,并且還提供了從朋友處借錢還債的信息?僧攺埿g找來李某讓雙方進行聽證時,李某承認證明是他寫的,但此證明是用于另一筆借款,與此借款無關。
為查明案件事實,張笑歡立即帶領法警找到張某所借錢的朋友,就張某借錢還債的情況進行查證。在調查中,張某朋友的證言漏洞百出,根本不能自圓其說。張某顯然是在撒謊。
鑒于此,張笑歡經報請院領導,決定對張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當戴上手銬的那一刻,張某又開始演戲,聲稱他身患傳染病。面對面色紅潤的張某,張笑歡提出要帶他到醫(yī)院檢查,張某拒絕。
見此,張笑歡又適時向張某釋明法律規(guī)定及拒不執(zhí)行的利害關系。此時,在法律的震懾下,無計可施的張某終于認識到了錯誤,承諾立即還款。他當場通知家人將所欠李某共計16萬余元打至李某的賬戶,并寫下檢查,表示以后一定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