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出去”到“請進來”
“要知道人大代表是什么,就要追本溯源,追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厘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進而了解人大代表是什么……”5月29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陳鳳珍在邢臺學院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的“情境”中,為邢臺市第三中學全體高中政治老師們耐心地解讀著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做任何事都應不忘初心,我們來到這里首先就要明白為什么要加強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建設,這是夯實基層人大工作、充分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抓手,是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yōu)越性的實踐舉措!标慀P珍帶領大家一邊參觀一邊介紹,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皦ι蠎覓斓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情況介紹、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的相關情況,在陳鳳珍代表的‘情境解讀’下,我們耳目一新,收獲滿滿,感觸頗深!睅ш牭男吓_市第三中學教務處主任李清真連連點贊。據(jù)她介紹,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他們原本打算聘請陳鳳珍到邢臺市第三中學授課,以提高老師們的政治素養(yǎng),陳鳳珍卻認為“情境解讀”更形象、更具有感染力,會讓老師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nèi)涵及其優(yōu)越性,于是他們被請了過來。
從“走出去”到“請進來”,陳鳳珍以邢臺學院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為平臺,創(chuàng)新履職方式,在“情境”中講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植根于政治老師心中,讓其在政治課堂上開花結果!叭嗣翊泶髸贫仁俏覀儑业母菊沃贫,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深入人心是我們?nèi)舜蟠響M的義務!痹陉慀P珍的帶領下,邢臺學院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把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請進來”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逐步成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宣傳窗口。
從“填鴨灌輸”到“春風化雨”
“開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教育教學活動,一定要避免‘填鴨灌輸’的方式。”陳鳳珍認為,“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只是告訴你“是什么”,不告訴你或解釋不清“為什么”,讓你只懂“面子”不懂“里子”,很難理解和接受!氨热珀P于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在中小學就有相關教學內(nèi)容,但是許多人步入社會后甚至不了解‘政府’和‘人大’的區(qū)別,更別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實優(yōu)越性了,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和宣傳方法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陳鳳珍認為要宣傳好、普及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死讀“教材”,一定要摒棄“填鴨灌輸”,要走進人民代表大會的“情境”中,身臨其境,與人民代表大會和人大代表零距離接觸、全身心感受,才能真正認識并體會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及其優(yōu)越性。
“中國對代議制的探索有著漫長的歷史。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國建立什么樣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為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陳鳳珍通過PPT課件系統(tǒng)全面、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發(fā)展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有關知識。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同于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度,其最大優(yōu)勢就是體現(xiàn)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蓖ㄟ^對比君主立憲制、議會共和制、巴黎公社、蘇維埃等政權組織形式,陳鳳珍分析得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呼吁在場的思想政治課老師要從宣傳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做起,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
“陳代表通過‘情境’解讀,使教材上的概念具體化了,也進而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種身臨其境、‘春風化雨’式的授課方式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思政課教師的我們更加堅定制度自信,更加堅定教好思政課的信心。”李清真表示。
從長期思考到提出建議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什么樣的方式解讀才能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這是陳鳳珍一直思考的問題。
“人大代表要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要成為踐行愛國、敬業(yè)、誠實、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公民,具有特殊的先進性!奔婢呷舜蟠砗腿嗣窠處熾p重身份的陳鳳珍從當選人大代表那一刻起就把宣傳普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有些群眾權益受到傷害,不知道維護權益、表達訴求的正確途徑,往往去政府上訪,甚至做出過激反應,不僅難以解決問題,還容易激化矛盾。我們?nèi)舜蟠肀旧砭褪菫槿罕娕艖n解難的,我們加強地方人大建設,普及‘家’‘站’建設就是為了加強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溝通聯(lián)系,更好地代表群眾表達訴求,為民發(fā)聲,從而搭建起黨和政府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标慀P珍認為,當前還遠遠沒有形成“群眾有事找代表”的局面,“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的人大代表還遠遠沒有宣傳到位,各級人大常委會機關、各‘家’‘站’要常態(tài)化向社會開放,不僅要面向普通群眾,還要面向我們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不斷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和實踐教育!
“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組成人員和工作人員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直接的踐行者,他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定程序,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國家公權力!标慀P珍認為,這個群體更應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nèi)涵,深刻把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認真進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耙顾麄兏形虻轿覀?nèi)嗣窆埠蛧、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為什么冠以‘人民’,樹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理念,明確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所賦予的,即是人民賦予的,必須由法律所規(guī)范,為人民服務!
為了更好地普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知識,增進全民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陳鳳珍連續(xù)兩年在全國人代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和實踐教育的建議》。她建議各黨政機關、全民普法教育機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社會主義學院都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內(nèi)容,作為學習培訓乃至考試的重要內(nèi)容。陳鳳珍欣慰地告訴筆者,中央黨校已經(jīng)采納了她的建議,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內(nèi)容安排進教學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xiàn)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筆者認為,這樣的好制度需要每一個人大代表身體力行,需要更多的“陳鳳珍”創(chuàng)新履職、積極踐行,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我們的好制度“解讀”好、宣傳好、普及好,讓我們的好制度深深根植于中國社會沃土,以制度筑牢自信、以民主凝聚人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制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