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縣法院積極探索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涉農受理案件數為680余件,已審結涉農民事訴訟案件622件,結案率達91.5%。
一是開辟涉農綠色通道。符合立案條件的涉農案件,快速受理、快速移送。同時,在農忙時節(jié)推行上門立案、田間地頭立案,及時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對涉農案件優(yōu)先審理,在開庭時間安排上,充分考慮農業(yè)生產實際,盡量避開農忙時節(jié),加大對涉農案件的審限監(jiān)督,確保涉農案件先審理、早辦結、快維權。針對涉農案件要確保優(yōu)先快速執(zhí)行、進一步提高涉農案件執(zhí)行效果。今年,有30多起涉農案件通過綠色通道快速解決,涉農案件執(zhí)結標的16.7余萬元。
二是加強訴訟引導工作。在立案大廳配備導訴員,隨時為前來咨詢的農民提供法律幫助,在法院立案大廳、各法庭擺放訴訟須知材料,用最直觀、通俗圖文結合的說明方式提醒農民訴訟應注意的具體事項。做好訴訟風險告知工作,明確告知虛假訴訟、惡意訴訟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引導農民合理表達訴求;對有特殊困難的農民當事人,積極開展司法救助,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今年截止目前,為農民提供法律咨詢 140余人次。
三是加大調解工作力度。完善訴調對接的“大調解”格局,邀請人民調解員全程參與庭前、庭中調解,防止涉農案件因處理不公或矛盾激化演化為涉法信訪案件等。截至目前,對涉農案件庭前調解170余件,邀請人民陪審員 14 人次參與調解。正確適用法律原理和農村政策,因地制宜地化解各類涉農糾紛;主動同有關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及農業(yè)部門加強聯系,爭取地方黨政領導支持,發(fā)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四是強化普法宣傳教育。針對農民法律、權利、證據意識相對淡薄、訴訟能力弱的特點,積極進行普法宣傳。廣泛利用外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介宣傳“三農”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選取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相關內容共發(fā)布60余篇。有針對性地開展涉農法律知識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和維權能力。定期開展送法下鄉(xiāng)、巡回審判、判后答疑等活動,今年共發(fā)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為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