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法院為更好方便群眾司法訴求,以“定位大服務,注重小細節(jié)”為重點,對原訴訟服務中心進行“硬件改造”和“軟件升級”,積極謀劃擴建460平方米的訴訟服務中心,初步建立起了設施齊備、功能完善、制度健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場所,真正實現(xiàn)了對外全面服務當事人訴訟、對內全程服務法官辦案的建設目標,訴訟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始終堅持把硬件基礎建設作為“戰(zhàn)略重點”不動搖。新的訴訟服務中心堅持以“高效、集約、便民”的服務理念,構建起“三區(qū)六室九窗口”訴訟服務平臺。設立自主立案、便民服務、自主查詢三大服務區(qū),根據(jù)縣域特點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家事糾紛、物業(yè)糾紛、勞務合同、交通事故、金融借款、醫(yī)療糾紛等六個調解室,以及12368服務平臺、申請保全、綜合立案、跨域立案、執(zhí)行立案、信訪接待、收費退費、網(wǎng)約立案、法律咨詢等九個窗口。全面整合訴訟服務職能,將查詢咨詢、立案、調解、判后答疑、信訪投訴等服務由“分散”處理轉為前臺“集中”辦理,做到“一站式”綜合性訴訟服務,切實減輕當事人的“問累、跑累、訴累”。
二是始終堅持把加強信息化建設作為“關鍵支撐”不動搖。建設自助立案平臺,當事人在平臺上填充完格式化訴訟文書后或修改所需訴訟材料后可直接打印,保證高效立案。在自主查詢區(qū)當事人可以使用職能訴狀自助機,自主生成訴狀,節(jié)約了訴訟成本,同時配備了風險評估自助終端,方便當事人自主評估訴訟風險。在便民服務區(qū)設置了便民手機加油站、飲水處等,讓當事人感受到溫暖。建成微博、微信二維碼信息公開平臺,主動公開訴訟流程、訴訟費繳納標準等服務事項,方便群眾訴訟。加大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zhí)行信息、庭審直播四大公開平臺,更好地接受監(jiān)督。
三是始終堅持把完善制度規(guī)定作為“一號工程”不動搖。依托訴訟服務中心,健全完善訴調對接平臺,加強訴訟輔導、案件分流、立案調解、訴前調解工作,分流、過濾、引導訴訟糾紛,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積極探索建立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成立案件速裁辦公室,穩(wěn)步推進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切實提高訴訟效率。制定《興隆縣人民法院關于訴前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在訴前調解中心掛牌成立“興隆縣人大代表調解室和聯(lián)絡站”,引入人大代表、律師、人民調解員等第三方力量參與訴訟調解等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四是始終堅持把人員充實調整作為“根本保障”不動搖。設立材料收轉及查詢咨詢窗口,由專人負責材料收轉及案件查詢,為法官辦案、審判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設立律師調解室,由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寫訴訟文書、參與調解等服務。執(zhí)行、財務、信訪等部門干警輪流在訴訟服務中心值班服務,形成大服務工作合力。同時,規(guī)范工作人員著裝和儀容,注重服務細節(jié),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窗口”形象。(興隆縣人大常委會 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