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張實名銀行卡提供給他人使用,就能輕松賺點“好處費”?
當心!這不是“生財之道”!
而是違法犯罪!!
為切實做好在校大學生保護教育工作,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12月20日,河北師范大學30余名學生走進刑事審判庭,“沉浸式”旁聽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庭審、“零距離”學習法律知識,切實強化“以案釋法”的普法實效。
“現(xiàn)在開庭!”隨著法槌聲敲響,庭審正式開始。庭審過程中,審判長主持控辯雙方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和辯論,聽取了公訴人、被告人及辯護人意見,充分保障了各方的訴訟權利,被告人表示認罪認罰,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表示悔恨,庭審現(xiàn)場氣氛嚴肅、庭審流程規(guī)范。
同學們在旁聽席上全神貫注地聆聽、觀摩、思考、感悟,“零距離”旁聽案件審理的全過程,以最直觀的方式讓同學們體會到“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的內涵以及違法犯罪帶來的嚴重后果。
庭審結束后,審判長以此案為切入點,針對大學生較為容易觸及的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進行了法律釋明,告誡同學們要進一步提高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預防和抵制不法分子的不良誘惑,莫因貪“好處費”而隨意出售、出借銀行卡、電話卡等個人信息,以免淪為犯罪的“幫兇”。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裕華法院將審判和教學融為一體,庭審現(xiàn)場變成了法治課堂,讓法治教育入腦入心,使旁聽大學生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有了更直觀、更深層次的認識。學生們紛紛表示,將把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帶回校園,積極向身邊人普及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的危害性,共同抵制電信詐騙。
下一步,裕華法院將繼續(xù)加強青年學生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普法活動,通過看得見、可感受的普法實踐讓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護航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