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大早,南大港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巡護員沈明俊開始了一天的跋涉。河北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就位于保護區(qū)內(nèi)。
沈明俊在觀測鳥類狀況。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攝影報道
算起來,老沈已在這里的濕地守護了21年。他的巡護路線全程不足5里地,但一天需要巡護三四趟,走路幾乎沒低過2萬步。保護區(qū)沒有照明設施,夜間巡護特別考驗人。手電光照出去就被黑夜吞掉,最多能照亮腳下幾米遠的路,他和同事還掉進過冰窟窿。
沈明俊正在記錄當天的巡護情況。 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攝影報道
厚厚的記錄本記錄著沈明俊值守的每一天,也記錄著保護區(qū)在保護中的巨大變化。“眼瞅著保護區(qū)保護得越來越好,鳥越來越多,尤其是現(xiàn)在又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chǎn),我們的干勁更足了。”沈明俊話語中透著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