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人民代表網(wǎng)訊(李強)“同學們,上午好,下面我寫一個字,大家看一看能不能認得出來是什么字”。在定州市東留春鄉(xiāng)大王耨村的幸;ブ,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tǒng)文化課程正在有序開展,退休老教師孫同軍作為“五老”協(xié)會中的一員,積極響應號召,重操舊業(yè),開私塾,當“先生”,開啟帶娃新模式。
孫老師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了幾十年,如今對教育的熱愛卻從未減退。課堂上,他向孩子們講述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孝道。孫老師通過講解《論語》中的“孝悌”思想,然后又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抽象的“孝道”變得具體而溫暖,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觸動。他說道:“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尊敬與愛戴,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傳承。它教會我們感恩,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忘初心,始終記得來時的路!
隨后,孫老師話鋒一轉,引入了今天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學毛筆字。他解釋說:“毛筆字不僅僅是一種書寫藝術,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筆一劃間,蘊含著千年的智慧與情感。學習毛筆字,就是學習如何靜下心來,感受文化的韻味,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踐行孝道,將這份美好傳承下去!
在孫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筆,蘸上墨汁,開始嘗試著書寫“孝”字。起初,他們的筆畫顯得生澀而笨拙,但在張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漸漸地,一個個工整而有力的“孝”字躍然紙上。每完成一個字,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就感和喜悅。
“很開心能參加這堂課,我認識了篆體孝字,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明白了作為子女應該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同時也學習了毛筆字,收獲非常大!焙⒆觽冮_心地說道。
東留春鄉(xiāng)表示,下一步將持續(xù)發(fā)揮“五老”人員在鄉(xiāng)村治理中的作用,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扎實做好關愛“一老一小”工作,多種形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老少交流平臺,用心用情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