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魏兵然憲法書法作品捐贈儀式”,市人大代表、教科文衛(wèi)委委員、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魏兵然將手寫的88卷、一萬七千余字的憲法書法作品無償捐贈給市人大常委會收藏。
石家莊市憲法公園建設(shè)時,為濃厚法治文化氛圍、深化憲法宣傳教育,市人大常委會研究決定在公園中建設(shè)石刻憲法長廊,邀請書法家手寫憲法全文并碑拓墻書,用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宣傳憲法精神、服務(wù)全市人民。魏兵然是連續(xù)三屆的石家莊市人大代表,也是一位成名已久的書法家,得知此事,欣然受邀。“能夠以書法藝術(shù)的形式為弘揚憲法精神貢獻微薄之力,是我畢生的榮幸!蔽罕患拥恼f。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筆之初,魏兵然便決心讓每一筆都成為對法治的禮贊。因為這次不僅是一次藝術(shù)創(chuàng)作,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精神對話:讓傳統(tǒng)書法的筋骨,托起現(xiàn)代法治的靈魂。魏兵然專門找來憲法逐字逐句研讀,真正理解憲法精神,并把文中的每一字的繁體字寫法一一查清注明。
作為書法工作者,魏兵然始終相信,漢字不僅是文明的載體,更是精神的圖騰。既然要用中國文化最具代表的書法形式呈現(xiàn),到底選擇什么書體?他將中國書法幾千年傳承的真草篆隸各種書體、各種流派反復(fù)斟酌,最終選擇了魏碑體。“這源于對這份字體的深刻理解——魏碑方正峻拔、骨力雄強,恰如憲法的莊嚴、不可撼動。它誕生于中華文化交融的北魏,承載著兼容并蓄的氣度,這也恰好符合憲法凝聚民族共識、守護萬家燈火的根本大法的地位!蔽罕徽f。
憲法全文一萬七千余字,創(chuàng)作這樣的巨幅作品必須保證風(fēng)格前后一致,如果在長卷上寫錯一個字,就等于前功盡棄。為了能靜心創(chuàng)作,魏兵然把書寫時間安排到晚上。每每開工前,都要再次研讀書寫內(nèi)容,并手抄幾段熱熱身,字跡穩(wěn)定時再正式下筆。創(chuàng)作的一個又一個日日夜夜里,從研墨鋪紙到逐字推敲,每天六七個小時的工作、每一頁書法作品都是對持久力與敬畏心的考驗。這份堅持源自對憲法的信仰,亦是對“工匠精神”的踐行。他說,當(dāng)寫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quán)力屬于人民”時,內(nèi)心的熾熱總能驅(qū)散疲倦。
歷時3個多月,魏兵然終于完成了88卷、一萬七千余字的憲法書法作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憲法的尊重,踐行了在人大、愛人大,懂人大、講人大的情懷。此時此刻,他終于放松下緊繃的神經(jīng),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而心中卻充盈著無比的幸福感:“手稿完成之際,我更深切體悟到憲法的溫度與力量。它不僅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更是寫給每一位公民的家書——從‘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字里行間都體現(xiàn)著人民的意志,飽含著對每一位公民的深切關(guān)懷與莊嚴承諾!
如今,這部書法作品已鐫刻在憲法公園的石刻長廊中,魏兵然又將這幅作品手稿無償捐贈給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魏兵然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將手稿無償捐贈,希望每一位觀者不僅能感受漢字之美,更能銘記憲法之魂,希望更多人透過書法的美學(xué),觸摸憲法的脈搏。當(dāng)魏碑的剛勁與法治的理性交融時,我們便找到了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共鳴點!
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88卷、一萬七千余字的憲法書法作品卷軸全部在機關(guān)一樓大廳展出,供機關(guān)干部職工、青年學(xué)生、社會各界人士瞻仰學(xué)習(xí),讓憲法精神隨翰墨馨香浸潤心田,讓更多人在聆聽與參觀時感受法治的力量與溫度。